Z6·尊龙凯时「中国」官方网站

EN

纪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数学家华罗庚纪念活动

此生惟愿长报国—缅怀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诞辰100年
发布时间:2010-11-25 14:07:00

此生惟愿长报国

—缅怀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诞辰100年

赵迎路


一、前言

华老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集会在这里。斯人已逝,但他的精神长存。25年前的今天,即1985年6月12日华老在日本讲台上突发心脏病,他用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丰功伟绩照亮了历史和未来。此生惟愿长报国。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精神财富呢?这就是伟大的爱国精神,国家的需要就是他的追求,这就是崇高的奉献精神,不讲条件讲奉献;这就是求实求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自学成才永不停顿的虚心学习精神。这更比单纯成就宝贵得多的精神财富。在华老诞辰九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我们写过一篇书面文章《企业发展急需数学解困》,说到华老是伟大的数学家,伟大的实践家,伟大的哲学家,伟大的科普作家。之所以如此,是他而爱国、求实、创新、奉献精神是他践行的精神灵魂。我们纪念他,怀念他最好的行动就是要永远继承他的精神灵魂。我是一名普通的企业科技人员。一生为汾酒事业发展努力就是因为华老的精神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在支配着我们的行动。在这里我们记念华老的时候,愿把汾酒企业在应用经济数学方面取得的以下一点成绩说一说,藉以告慰华老的在天之灵。

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院士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两次带领双法小分队在我厂宣讲双法的动人情景,依然萦绕在我们的心中。华老在我们厂的大礼堂亲自讲解优选法,深入浅出,和谒亲切的言语,并详尽地解答了我们的问题。一连几个晚上,到会的人挤满了整个大礼堂。白天华老深入车间同工人、同我们技术人员一起解决生产中的关键实际问题,晚上在大礼堂讲给更多的人听。例如竹叶青酒的药材的冷浸和热浸的优选、锅炉的加煤量和水量的优选等12项的优选成果。短短的几天时间,优选法在生产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就我们汾酒厂来说,共取得十二项成果,有三项成果被收编到《优选法成果选编》中。增产两万元以上的有八项;节约三千以上的有七项;解决生产关键52项,增产51.276万元,节约17.346万元,共计68.622万元。成果全都纳入汾酒、大曲、竹叶青工艺中至今。优选法是科学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汾酒经济发展同样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二、 应用科学配料方法提高汾酒清香回甜率

汾酒酿造有一千五百余年的悠久历史。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赋予汾酒以清雅芳香,甘冽爽口,回甜味净的独特个性。小分队走后,于1979年,我们成立了质量管理小组,专门解决汾酒回甜味净的问题。在许多措施中,我们应用优选法,优选和糁水温,冬季为85—90度,春季为80—85度,夏季为75—80度。应用0.618法,优选和糁最佳水量。通过多方努力,我们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在产品合格率方面,80年为99.72%,81年为99.77%,83年上半年为99.94%。在清香回甜酒率方面,83年上半年达到82.3%,清香悠久纯正率达到98.35%,在出酒率方面,81年达到43.5%,82年达到83.3%,83年上半年达到44.07%。这三年超计划102.5吨,多为国家创造98余万元的财富。新产汾酒理化指标全部优于国标。我们的质量管理小组,应用科学配料方法取得的成果,获得了全国优秀质量小组的光荣称号。1983年我还代表汾酒厂参加了全国选派的组团成员,到日本进行交流,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些成果至今仍在推广应用。例如,堆积倒堆、和糁水量、和糁水温等都是在三十世纪七十年代利用优选法选取的结果。

三、 多因素优选取得多项成果

应用单因素优选法迅速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后,对广大工人和科技人员的鼓舞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于是,我们又应用了多因素的优选法,首先在汾酒班组,应用正交试验法在汾酒液态化生产中获得成功。液态发酵同固态发本地有两个大差异,一是口感不如固态发酵汾酒,二是内在理化指标存在两低一高的重量问题,但是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个(种)事物向另一个(种)事物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内因是依据,外因是条件。于是我们采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的同时应用多因素的正交试验。让其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内因进行转化,经过数次的优化,终于产生了极好的结果。如我们做了小组试验选出五因素做了十八次的试验安排,反复验证,从中选出最佳水平组合,出酒率达到全厂最高,优质率也达到全厂最好。而且我们总结的三高四准两过硬的操作法也得到验证。我们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应用符号检验法,优选优质汾酒的总酸、总酯的最佳域,其中的十五对时大楂发酵酸度应在1.24—1.53之间,于是我们对汾酒八个车间的十三个生产周期的大楂15对时的发酵酸度与优质酒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至今再次得到验证。

我们还将多因素正交试验法应用于新产品开发上,这些新产品都获得了用户广泛的赞誉。我们科技人员还获得社会主义劳动立功奖。此外,我们在谷草代替辅料、活性干酵母的应用、汾酒回醅、回糟提高汾酒总酸、总酯的试验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华老耐心细致的讲解和普及宣传优选法,使我们在汾酒大生产中得以运用以及收到很好的丰硕成果。

四、 经济数学方法取得的显著经济效益

我们的汾酒酿造是一个系统的生物工程。微生物的生物环境是关键因素,例如:营养、水分、空气、微量元素,特别是温度、酸度等。但是操作者的素质是有差别的,同样的外部条件,因操作者的差异,其结果截然不同88年我公司东、西两个分厂,出酒率和优质酒率,始终相差悬殊。对于如此大量的生产实际数据,如何从中找出规律性的结果来,经济数学方法就有了用武之地,我们收集了上万个汾酒发酵酸度数据和大曲化验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平均值和标准差的显著性检查,找到了东、西分厂出酒率和优质率显著差异的原因,并写了论文《数理统计方法在汾酒生产中的应用》很快西分厂的质数量就赶上了东厂。我的论文在全国经济数学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并获得了三等奖。

汾酒是国家名酒,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适合广大消费者口味,如前所说,清雅无邪,回味甘甜。但是,这都是汾酒中的内在物质组份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结果。而汾酒中的物质组份多达几百种,所以研究酒质量就必须研究它的物质组份。由个别,由少数,由浅入深地进行研究,这是一般认识事物的过程。其中的总酸、总酯就是重要的代表,它们是所有名白酒的重要代表。汾酒生产几十年来把它们的含量多少作为酒质的衡量标准之一。它们同汾酒口感的对应关系如何呢?我们都知道,总酸总酯同发酵呈负相关关系。酸度高必然影响出酒率。这是一对矛盾,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汾酒生产有一头没一头,既然要质量,数量就不要多考虑,反之亦然。作为科技人员,就要研究质量同数量之间的平衡点,也就是要研究这两者的最佳域,在什么范围内是汾酒优质高产的最佳选择。我们曾写过文章《优质高产是汾酒酿造的独有特征》。这也要求我们回答总酸总酯的最佳区域,才能保证优质高产的统一。于是我们首先研究了酸酯对酒质的影响,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得出结论,优质酒的总酸总酯高于合格酒的总酸总酯,我们的文章发表在《酿酒》杂志上,同时我们对汾酒生产中总酸总酯采取了经济考核的措施。这样就促进了汾酒质量的提高。我们又进一步研究大楂酒总酸在0.667—0.795之间,总酯在3.9—4.8之间优质酒率最高。这也是应用加权回归方法得出的结果。据我们初步了解,2001—2002年度生产周期,汾八车间的优质酒中,80%左右总酸总酯在这个范围内。我们的数理统计结果初步得到验证。通过感性认识而能动的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这就是认识真理,发展汾酒经济的道路。我们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2000—2001年度汾酒生产周期,总酸总酯达到了汾酒生产历史上的最好水平。总酸总酯达标率分别较上一生产周期提高21%和26.97%,特优酒率较上一周期增加63.69吨,全排生产日较上一周期增加41天。这41天是延长了淡季生产日,出酒率较上周期低1.84%。当我们应用经济数学方法证明了优质高产是统一的时候,汾酒工人予以接受并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例如:我们公司自1982年以来至2007年的生产周期,按四个时间段,出酒率和特优酒率排名次是完全统一的。见表一

周期(年度)

1982—1988

1988—1998

1997—2000

1998—2007

特优酒率%

6.10

5.35

6.21

6.30

名次排列

3

4

2

1

出酒率%

43.1

43.81

46.81

44.89

名次排列

4

3

1

2

五、 建立汾酒生产数学模式,深化汾酒规律的认识

汾酒生产是一个系统的生华工程,同其他名白酒一样,发酵机理十分复杂,我们科研人员肩负着历史重任。对发酵机理的认识也是由浅入深逐步完成的,其中建立数学模型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我们对发酵最高品温的研究汾酒生产过程中有一个程序是发酵检查,第七天和第十五天进行抽样检查,其中就有发酵温度的高低作为判断标准之一。品温发到多高才是理想标准呢?因此我们对大楂发酵的室温、地温和入温进行了跟踪测定,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应用多元回归方法找出了它们的关系。以我们建立的数学方程式,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王宏志工程师应用测量仪器跟踪一个生产班组所得数据比较,完全吻合。以后,我们又多次与实测数据验证,也十分吻合。这样我们建立的数学模型就基本上反映了发酵规律的实际。我们进行地温人工控制发酵的试验就应用了这一模型。这一公式我们叫三温定一温公式,它在生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把特优酒的发酵品温收集起来建立模型,这样就能大大提高优质品率。又如,汾酒入库较现标低一度,二楂入库较现标高一度,优质酒概率最高,这是为什么?究其道理,还是由于酒中的主要代表物质酸酯协调比例关系。汾五车间早就这样了,这是他们优质高产的秘诀之一。汾酒发酵的品温随时在变,它的变化规律随地温和入温而变,我们就此建立了地温变化的数模,入温的数模,不同对时的品温变化数模,这样可以随时予知品温。依品温进行保温,为计算机人工控制发酵创造条件打基础。

汾酒生产是一个大型企业,十分需要现场统计科学,运筹学参预,它是现代管理方法在企业上的应用,以此提高现场管理水平,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汾酒厂于1986年在全国酿造行业第一家荣获国家最高企业质量管理奖。这是对汾酒厂综合运用科学技术于生产企业取得成绩的肯定,自然科学方法运用的成果也是其中重要内容。如在质量管保证体系中有一项要素叫统计技术,统计学就是收集、整理数据的一门学科,它其中的统计方法就是统计技术。汾酒生产过程中,虽然处处是数据,但必须经过收集、整理后,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才能得出有规律性的结果,才能发现关键矛盾和主要矛盾,然后才能解决问题。所以统计技术,就成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于是全厂掀起了学习、应用统计学的热潮。我们的科技成果大都集中在质量管理小组解决管理、科研、生产新品开发过程中。从1979年至今三十年,汾酒厂几乎每年都有成果获得国家级QC小组称号。如“青花瓷酒”“老白汾酒”等开发上市的新品;污水中性处理;新产汾酒中总酸与总酯对汾酒质量的关系;汾酒大楂入温、地温与发酵最高品温的关系;最佳地缸形状;最佳甑桶形体研究。对此有一篇综述《应用经济数学方法推动汾酒经济发展》的文章在专业杂志上表。

在纪念华老九十岁诞辰的大会上我们作了书面发言,题目是《企业急需数学解困》,十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依然是我们汾酒厂发展的瓶颈之一,我们今后的目标依然是坚定地沿着华老开辟的方向努力前进,运用开拓经济数学方法、优选法、统筹法在生产、经营、销售全方位开花结果,夺取更加辉煌的业绩。当钱学森和贝时璋于2009年10月末的3日内相继驾鹤西去时,有网友留言让人警醒“不怕前有逝者,只怕后无来者”这话如同钱老曾五六偏问温总理的那句话“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样,让我们汗颜。是的我们今天缅怀华老也应当想想,除了自己有生之年继续华老未竞事业之外,还应当培养更多的人才,这是更大的贡献,这是更好的热爱继承华老事业的行动。

我想:华老的一生完全可以用毛主席教导我们的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来概括。除了这还能再有什么呢!